3月29日,第二期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中國—東盟醫學交流與合作培訓班分會場系列活動在我校隆重舉行?;顒右浴伴_放、協同、融合、創新”為主題,通過理論教學、實踐體驗、文化交流等形式,全方位展示學?!搬t藥+康養”專業群建設成果,來自東盟國家的培訓班學員、行業專家學者以及學校師生代表300余人參與。
活動伊始,校長歐陽群東致歡迎辭,熱情歡迎培訓班學員和醫學行業專家學者到我校交流學習,他表示,學校專業建設與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和現代化臨港工業城市發展高度契合,始終致力于助推區域與東盟國家在醫療技術、人才培養、產業協同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希望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促進區域醫療資源共享,為構建“健康絲綢之路”貢獻職教力量。他同時簡要介紹了學校在醫藥康養專業的辦學特色與育人成果,祝福與會人員學有所獲,收獲友誼。
培訓班邀請了中醫非遺傳承項目-朱璉針灸團隊專家潘小霞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術盛宴。團隊專家以《朱璉針灸療法治療頸椎病》為主題,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該療法的歷史淵源與技術精髓。隨后的實操展示環節,專家們通過精準的穴位針刺演示,讓觀眾直觀感受到傳統針灸的獨特療效,吸引了眾多學員關注。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義診專區,朱璉團隊為培訓班學員及師生提供免費診療服務,并同步開展現場教學。一位越南籍學員體驗后贊嘆:“針灸的神奇效果令人印象深刻,這種‘手把手’傳授技藝的方式,讓我們對中醫藥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教學展示區,學校通過前沿科技與傳統醫學的碰撞,展現了教育鏈、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
人工智能+數字化賦能醫學創新:在實訓室,學員佩戴VR設備體驗“認知障礙康復平臺”,通過虛擬場景訓練提升康復治療技能;在圖書館一樓大廳,智能脈診儀、AI雙屏康養推車等智能康養設備展示了數字技術對傳統醫學的賦能升級。
活動尾聲,與會嘉賓在圖書館階梯前合影留念,鏡頭定格下港職院與東盟國家攜手推進醫學協同創新的美好瞬間。培訓班越南籍領隊表示:“防城港職業技術學院將民族醫藥文化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的模式,為我們提供了可借鑒的范本。”
此次分會場活動是我校服務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建設的重要實踐,也是深化產教融合、推動職業教育國際化的重要舉措。未來,學校將繼續發揮區位與專業優勢,搭建更多跨國交流平臺,為區域醫療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育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